×
图书馆杂志

智慧图书馆不是数字图书馆翻版

  吴建中 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曾任国际图联管委会委员、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等。

  文化和旅游部明确提出,要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项目为引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这意味着,智慧图书馆已从研讨层面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成为覆盖全行业、跨系统的图书馆数字化平台。这将是继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以后,新一轮全国规模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项目。

  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数字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两个概念。

  在过去数十年里,数字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网络信息服务方面,为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各地建设了不少规模不等的数字图书馆或数据库。

  但与此同时,数字图书馆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问题在于没能发挥技术应有的优势,反而迁就传统图书馆的专业要求,使得数字化馆藏变成一个个互不相干的“孤岛”,馆与馆、库与库之间缺乏联系,与用户之间也缺乏互动。

  在此背景下,智慧图书馆设想应运而生。智慧图书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策、规范、技术、服务以及人才等各个方面。人们期待以智慧图书馆为主导的数字化建设,基于体制机制与业务创新,为“十四五”时期图书馆新一轮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专业引领。

  归根结底,图书馆要顺势而为,不仅坚守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保存好人类文明遗产,而且要将丰富的学术与文化资源开发出来,打造成为可获取、分享和创造的信息与知识基础设施。

  进入智慧图书馆时代,增值成为主要目的

  2004年,在澳大利亚参加一个国际论坛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机构知识库项目主持人麦肯齐·史密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学院一位教授送给图书馆一张含有研究资料的盘片,馆员却说:“抱歉,图书馆不收藏盘片。”教授觉得不可思议,说连世界一流的图书馆都这样,那还指望图书馆能为我们做什么呢?

  要知道,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是机构知识库的早期倡导者。正是在它们的推动下,以开放获取为主导的机构知识库在全球如火如荼开展了起来。

  那天,史密斯女士还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我们在建设机构知识库的时候,大部分图书馆员是没有准备的。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智慧图书馆这一高度智能化、数字化重点项目将迅速在全国各地展开,这次图书馆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呢?

  智慧图书馆首先要解决的是,长期以来数字图书馆与实体图书馆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和“数据孤岛”问题。智慧图书馆面向全媒体资源,通过资源与服务的整合,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知识服务。

  如今,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信息资源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信息内容的体量以及复杂度增大,使得单个图书馆可收藏并提供使用的学术与文化记录在整个信息资源中的占比变得越来越小。

  举个例子,美国国会图书馆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图书馆,拥有1.71亿件藏品。这个看上去够大了吧?但再来看看由100多个国家、多个图书馆组成的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的全球联合目录,其总藏量为31.47亿件。

  假如每件以350页电子书、全文3兆字节计算,全部加起来为94.41亿兆字节。而这在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中,只占七十七万分之一。

  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内容(数据)建设,但是否意味着所有的内容(数据)都需要收藏呢?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家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关注。

  两馆致力于建设“全球知识库”体系,核心是四位一体的全媒体资源,即实体资源(如图书)、数字化实体资源、原生数字资源、可检索的诸如研究成果和社交媒体等的创新型数字资源。

  “全球知识库”四位一体的内容建设战略与智慧图书馆是一致的。在较长一个时期里,数字图书馆关注的主要是前两项,即实体资源和数字化实体资源,而对原生数字资源和创新型数字资源的关注度不高。随着学术和文化数据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推动下海量涌现,如果再不去关注和管理这些资源的话,那么图书馆恐怕只能坐等淘汰了。

上一篇:一年去1424次图书馆!高校曝光的这组大数据里藏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