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出版质量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知识的重视度也在逐渐提升,人们日趋增加的阅读量使得图书出版数量也随之增加。数量的增加在为人们提供了充足阅读条件的同时,使得图书编辑出版问题也随之凸显。由于大量图书大批量地进行编辑出版,部分图书未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审核,编辑专业人才在图书管理意识上也相对缺乏,使得图书出版质量逐渐下降,内容较为消极的图书在社会上盛行,这不仅对我国文化传播造成了影响,同时还容易诱导读者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威胁着读者身心的健康发展[1]。因此,为及时遏制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图书的出版,制定较为有效的图书出版管理计划方案就尤为关键。本文对图书编辑出版中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较为可行、针对性较强的实施对策。
二、图书编辑出版质量现存问题
(一)图书出版社之间恶性竞争
随着图书出版的市场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各出版社争先大放异彩与获取一定程度的利润的同时,由于没有相关制度标准对各出版社进行严格的明文规定,使得各图书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日趋恶化,造成图书市场秩序相对混乱的现象,阻碍了图书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脚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出版社因其自身的经营方向与业务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又因其相互之间都是较为独立的个体,所以其虽在经营业务方向上有一些相互交叉的地方,但由于各自在经营模式和方法上各不相同,使得各图书出版社之间没有过多的交集与沟通[2]。此外,没有较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造成各个出版社为了给自身谋取更多利益而相互排斥,进行手段较为恶劣的市场竞争,导致图书出版社发展较为不均衡,部分经营手段较强的出版社发展相对较好,而经营手段较弱的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则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专业编辑人才缺乏
部分图书出版社中储备的编辑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所出版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在网络中搜查相关资料进行摘抄并加以编辑完成,导致部分出版社所发表文章内容难以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出版的图书大都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出版社对于图书市场发展趋势的把握不是很准确[3],所出版的图书类相关产品也不能很好地符合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导致图书销量难以达到预期标准。再加上互联网信息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领域,电子图书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给纸质版图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三)图书选题内容较为单一
随着高新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各生产领域受其影响,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图书也实现了大批量的生产及出版。然而,大批量出版的图书在进行选题时,部分出版社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没有意识到需对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发掘,只想按时完成任务,对于实际刊登的内容不甚在意,使得图书内容单一老套,未对其进行合理创新,使得图书生产数量虽然在增加,但文章中却含有大量未被发现的漏洞,致使图书质量逐渐下降。此外,部分作者在进行文章创作时,为吸引读者眼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对文章保有好奇心,增加图书的销量,惯用较为夸张且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来哗众取宠,造成图书虽然题目较为新颖华丽,但实际内容与题目之间存在偏差,最终使图书质量不容乐观。
(四)图书出版管理流程相对弱化
良好的图书出版管理流程可以推动图书的出版,扩大图书的影响,然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出版社管理流程体系弱化的问题日趋严重,而由于出版社自身管理体系相对较弱,图书出版范围以及种类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图书出版社不能对图书质量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最终导致出版社发展前景堪忧[4]。目前图书在各个领域均有涉及应用,图书传播下降的趋势[5]和速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传统出版管理流程在此趋势下不能将其自身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得解决图书质量问题的困难程度日益增加。
(五)“无错不成书”现象盛行
近年来,随着出版社图书作品出版规模不断扩大,图书编辑质量与以往相比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大部分出版的图书作品都未能达到相关规定标准,在未对其进行严格管控的情况下,劣质图书大批量地流入文化市场,内容较为低俗的图书作品逐步泛滥在人们的阅读视野中。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很大一部分图书出版社为获取最大的利益,导致自身所肩负的传播正确文化价值观的责任感逐渐丧失,对于已出版图书的质量未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把关监控,没有建立起氛围较为良好的社会文化传播与交流环境。与此同时,专业编辑人员自身能力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且人员数量较少,使得图书出版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而严重下降。
上一篇:建筑施工类图书选题策划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